02-21 02:22
前天,有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在微信上向石榴叔借钱。
在我看来,他还算是个有钱人,前些日子河西开盘又买了一套房,自己开一辆20多万的车,外资企业工作,一年税后12W肯定有的。
一直以来,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应该手头紧到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可现实就是,两万块现金都拿不出来。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嘛?也许你也是这样的。
住着总价300多万的房子,首付100万,贷款200万,每月月供一万多,还没有加上车贷,这就是社会上所说有房有车白领阶级。
单从资产来看,个个看似百万富翁,伴随楼市红利,这几年资产不断增值,可是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紧巴巴,浑身上下只有几千块钱现金。要消费,先刷卡。
如果没有买房呢?我发现也没多少钱,能够在银行有二三十万的存款或理财的80后90后,简直就是极品。
钱究竟去哪里了?大部分人买了房子。
去年5月,美联储发布的《2016年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显示,美国居然有44%的成年人连400美元的应急款都拿不出来。这和今天的中国出奇的相似。
美国家庭住房自有率从90年代开始增长,到了2005年左右达到顶峰。
美国住房自有率(1985—2010)
图表来源:FRED
美国个人储蓄在可支配收入占比(1985—2010)
图表来源:FRED
到了1998年,除了最富有的10%的人口之外,其余人口的存款率变成了负数,这正是房贷上涨造成的结果。
很多人亲眼见证了上一轮财富跌宕——无论买什么房都能赚大钱,再加上像吴晓波这样的大V动不动就高谈阔论,“屌丝的银行负债率为零”。
于是不管是不是刚需,这个本性上厌恶风险的民族,开启了全民杠杆的浪潮。
即便房产持有率接近 90%,工薪家庭的购房意愿依然高达 25%,谁也不愿意再错过这一班车,在他们看来,这也许是最后的机会。
中国居民杠杆率(1996—2017)
数据来源:Wind
中国居民负债率(2006—2017)
数据来源:Wind
Wind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时的18.5%已经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1%。
过高的债务让无数中年人有钱不敢花,即便他们收入再高,在巨额债务面前也是枉然。尤其2017年密集出台的房产新政,简单粗暴的冻结交易,瞬间冰封了很多家庭资产总额的70%以上。
不管房价是不是在涨,但贷款每个月都要还,工资所剩无几,唯一能让欣慰的是拥有一套价值百万的房产,虽然这套房子的50%目前仍属于银行。
没有买房的呢?为什么手头也没有钱呢?“渗透消费”正在消费群体中迅速蔓延。所谓渗透消费就是攀比性消费,看见别人吃着美食、用着奢侈品、过着奢华生活,哪怕自己没钱,也不惜贷款购买。
在铺天盖地的花呗广告里,这种欲望有了一个新的说法: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没钱?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轻松在几分钟内借到钱。
花呗、白条、任性贷无死角的推广,趣店公开声明“坏账不追究”,让人经常产生一种幻觉:全世界都想借钱给你,让你买,让你花。
于是除了贷款买房买车,贷款买手机,贷款旅游,甚至春节回家的车票的钱,都可以借。因为单次消费金额不大,所以也没有在意,当要还钱时候,才发现自己贷款买了这么多东西。
当真不用还?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各种拆东墙补西墙,心累!
债务不是问题,借来钱花错地方才是大问题。
台湾“卡奴”
台湾“卡奴”
根据“台湾金管会”2006年4月发布的《卡债问题报告》:“卡奴”人数为52万人,平均每人积欠30万新台币的卡债。而从“卡奴”的用卡行为分析,奢侈品消费、过度消费是卡债的主要成因之一。
从量力而行到现在的贷款提前消费,一旦价值观畸形,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改变,你的好日子也许就到头了。
1998年后香港居民中常见“百万负翁”,台湾出现“卡奴”,中国未来也会有的。
过度借贷,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逼得你一天都不敢懈怠,小心翼翼的活着。回头想想,你的资产增值了又能如何?万一房价下跌怎么办?如果突然有一天你生病了,失业了,没有收入了,甚至车祸了,怎么办?命运无常。
这种把房子当资产的想法和那种认为钱越多就能买更大房子活着更多东西的理财哲学就是今天这个债台高筑的社会的基础。过多的支出把家庭拖入债务和财务不稳定的漩涡之中,即使人们工作业绩优秀,收入固定增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种高风险的生活正式由于缺乏财商教育造成的。
1七成股票亏,九成基金赚,为什...02-16
2服务流程:追逐安全感和满意度02-22
3投资日本房产到底能赚多少钱03-21
4“石榴询财”能提供什么样的服...02-17
5为什么体检,我不用真名02-20
6“十问”与“十答” 全面的了解...02-22
7人民币不跌反涨,去香港买保险...02-22
8中产海外理财?小心被当“凯子...02-22
9东南亚买房 最后的忠告03-21
10信用时代来了 你以为自己屁股干...02-22